栉风沐雨一百年,团结进步喜空前
发布时间:2020-09-04 17:53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次
2020年9月2日合肥三中召开“校庆工作协调会”,多名校友重返母校和学校党政共商校庆工作,共同谋划百年三中新的发展大计。
会上,校友代表崔建望、洪继文简述三中百年校史:1920年秋,刘君尧、童挹芳等先贤创办合肥第一所私立中学——私立庐阳正谊中学。1937年,合肥沦陷,正谊中学师生辗转数月,徒步数千公里,转移至湖南乾城,与同时南迁的皖籍学校合并成立“安徽第一中学”,后编入国立第八中学,刘君尧担任初女部主任(分校校长),其校址设在万溶江边的乾州文庙。合肥三中在湘西八年,不仅坚持办学,教育皖人子弟,更为湘西当地的教育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46年8月,刘君尧先生带领三中师生回到合肥,多方筹资,献出毕生积蓄,呕心沥血,恢复正谊中学。1949年元月,合肥解放,刘君尧年事已高且积劳成疾,遂把正谊中学捐献给国家,从此,合肥市第三中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在广大校友的支持下,合肥三中校史编纂工作接近尾声,经过多年的资料积累,编写人员遍访省内外档案馆、图书馆,查阅数百万字的历史资料,访问三中百岁校友,同时收集散落在广大校友手中的各种实物资料,已经编写了数十万字的各类材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尤为难得的是,合肥三中各个时期的校徽基本收集齐全。崔建望、洪继文还建议:校史编写要尊重史实,突出校友成就,重新认识童挹芳先生在学校创办中的贡献。
缪小平校友建议校史编纂过程中增加历史事实的比重、不能过多罗列成果。束文杰校友在建议中提出合肥三中校史要有自己的特色,县学背景是三中发展的一个特色。原省人大主任、原合肥市市长郭万清校友对学校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经过改造后的三中面貌一新,翻天覆地,硬件水平大幅提升,作为老校友,他倍感自豪!郭万清建议校史编写中应该尊重每个阶段代表人物的贡献,建议收集整理历届校长、书记的信息,在校史中应该有他们的位置。
各位校友还对学校的文化建设、办学定位等给予的充分的认可,对学校近年来社会美誉度的不断提升也表示了肯定。
在充分听取各位校友发言后,校长毛晓斌首先代表学校对校友们给予学校的关心表示感谢,同时回应了校友们对于校庆工作的建议,就学校未来发展的整体思路和校友们做了交流。校党总支书记马剑指出:学校将简朴办校庆。校史编写应突出学校特色,打好“历史牌”讲好“三中故事”,百年三中的发展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希望我们的校史不只是历史记录还要有文化,可以让每一位新三中学子从校史中受益。
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冬云、余俊、陈卓三位副校长。学校工会主席王文忠主持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