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心理防“疫”| 乐观面对高考 拥抱美好青春
发布时间:2020-04-09 17:47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次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全国的中小学都延迟开学。在党和国家英明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国防控疫情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各省相继做出了高三复学的重要决定,安徽省的高三学生也于4月7日正式返校开学。
专家指出,持续的疫情以及络教学、线上学习的压力给学生和教师的思维和行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使许多师生陷入“心理危机”状态。随着复学的脚步越来越近,很多师生尤其是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子可能会体验诸如紧张、不安等情绪,也可能会因这些不良情绪而感到苦恼和烦躁。
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对症下药”,学习如何缓解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
如何缓解“担心”?
疫情期间,许多师生都会担心自己及家人感染新冠肺炎或成为无症状感染者,整天忧心忡忡。其实,这是一种疑病心理。面对这种心理,我们要首先要接纳自己这种焦虑和担心,其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节:
学习权威的病毒学知识以提高控制感。我们可以学习一些有关病毒的病理学、典型症状、诊断标准以及防护相关的知识,增强我们的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
(2)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疑病心理的出现很多都是消极自我暗示的结果。我们应时不时给自己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身体稍有不舒服,是正常的反应,无需过分担心;新冠肺炎是可以医治的等等,这能有效缓解我们的焦虑。
(3)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及生活,我们要保持睡眠充足,饮食均衡,把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与生活区分开,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
二、如何克服“绝望、崩溃”?
已有新冠肺炎症状无法及时就医,或就医后担心无法痊愈的师生,可能会感到迷茫、无助,甚至绝望、崩溃,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节:
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积极配合治疗。
关注自身情绪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要有意识地关注自身的情绪状态并进行调节。可以进行适度的运动、听音乐、读书等活动;如果实在是无法自我调整,要及时求助于专业人士的帮助(比如学校的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的医生等)。
(3)适度与亲友保持联系,获取社会支持。 恐慌和焦虑可以向亲友表达出来,电话和网络是与他人保持联系的便捷途径,从而获取他人的支持和力量,增强面对疾病的信心。
(4)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所有的变化。这次疫情中全国人们都在相互帮助,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接纳自身发生的一切,以一种平和的态度正视变化,未来一定会正常和阳光起来。
三、如何解决交往“不适应”?
因为疫情,师生在整个假期几乎足不出户,面对即将到来的复学,很多师生担心因长时间居家而导致害怕接触他人,为此我们可以这样做:
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认识到每个人在环境改变后都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这是正常的心理状态。
科学认识疫情,避免因隔离病毒,带来对人保持隔离的心态。要全面理解新冠肺炎从肆意传播、科学隔离、疫情控制、疫情解除等系列过程的科学含义,从而控制自己因恐惧病毒而带来的恐惧一切与人接触的心理。
(3) 建立缓冲期:居家时,可以定期与同学和老师视频。在复学后,按照学校防控疫情的规定,保持交往的距离,逐渐缓解害怕情绪,适应正常的人际交往活动。
(4)可以适当地与同学、老师表达与交流自己的害怕、担忧等情绪,以缓解自身的情绪并向他人传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增加人际信任感。
如何克服“恐惧”?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期间,相信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已从各种渠道了解到新冠肺炎的可怕性,恐惧感油然而生,有时候会压抑到无法呼吸,甚至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节:
留心科学信息。客观、全面地收集相关信息,在正确信息指引下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用心正确应对。通过采取恰当正确的防护措施来增加踏我实感,减少恐惧感。比如戴口罩、勤洗手等等科学防护方式,用心在各方面都做到。
宽心愉快生活。尽力保持平和稳定,宽心生活。利用假期时间增进与家人们的交流,通过互相关心和鼓励来增加亲密度,减少恐惧感。
增强未来信心。用以往成功的经验激励自己坚定信心。正如当年非典疫情一样,危机解除需要时间,但最终我们一定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传递彼此爱心。疫情期间人们需要用爱心去应对,对已关爱,对人关心。
关注自我内心。我们可以采用深呼吸和冥想等放松技术来缓解我们的不安和恐惧。
如何舒缓“焦虑”?
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各地相继作出延迟开学的决定并施行网络教学,对于这种学习方式,同学们可能会感觉不适应,学习效果不佳,尤其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他们会异常焦虑不安。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节:
我们要理解、接纳诸如“网络授课能否集中注意力”、“在家复习备考是否会懈怠、能否考出好成绩”等焦虑、担心、烦躁等情绪,都是很自然、正常的。
可以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一日作息表”,模拟在校时间安排,并坚定地执行计划。
(3)寻找诸如免费网络学习资源、发现自学和自我管理中的优点等积极资源,可以有效增强对当前状况的掌控感,增强自信和乐观,积极应对当前困难。
(4)采用缓解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
如果感到焦虑情绪挥之不去,可以尝试以下方式:
a.控制过多的负面信息的摄入
b.做一些5分钟的深呼吸、正念冥想或蝴蝶拍等活动,安顿身心
c.做一些运动、家务活或有意的事(如给亲人朋友打电话问候等),转移注意力极情绪。
如何缓解“紧张”?
因疫情需要,教师的教学工作安排、学生的学习安排,师生之间的相互联系都是通过手机,我们总是担心微信、QQ等错过各种重要信息,手机一响就心情紧张,严重的甚至影响睡眠质量,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造成“手机一响就紧张”的根本原因,是你“被动使用”手机,而且没有编排好时间造成的。所谓“被动使用手机”,就是你只是通过手机被动接收学校的教学任务或老师的学习安排。这时需要用以下三步,化“被动”为“主动”:
(1)对你认为的“重要信息”进行内容和时间节点归类。
目前可以直接“指挥”你的重要信息,从内容上看就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线上学习任务安排等,这些信息一般会在晚上7~8点钟,或早上9~10点钟发送(除非特殊信息可能随时发送)。其它信息就可作为普通信息,由你“主动”处理即可。
(2)每天在固定的时段收集“重要信息”,并据此安排自己一天的活动,其它时段几乎可以忽略所有信息,只根据自己的喜好“主动”处理。
(3)在处理完每天固定时段的“重要信息”后,在一天的其它所有时段都“主动使用”手机。即按照自己的喜好从手机中获取所需信息、与同学亲友联系等。
当岁月静好的时候,或许我们未曾觉得健康、陪伴和自由的可贵!可是当这次疫情爆发后,众生百态,我们才发现平凡而普通的生活是多么地令人向往。因此,我们要积极地调适我们的不良情绪,在返校复课后认真学习,努力拼搏,以乐观开朗的心态面对生活,充实过好每一天,待到七月定能收获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