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资讯

CampusInformation

校园新闻

家长学校|赋能助成长 蓄力再出发——合肥三中期中考后心理调适指南

发布时间:2025-11-24 08:22 信息来源:政教处-董小妹 阅读次数:

期中考试的铃声刚刚落下,答卷上奋笔疾书的痕迹还带着温度。此刻,同学们的心里或许正泛起层层涟漪——有收获的喜悦,有粗心的懊悔,有准备不足的内疚,有努力过却期望落空的失落,有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这些交织的情绪,都是青春最真实的底色。学生成长中心特意准备了一份“考后心理调适指南”,愿作寒夜里的暖灯,陪伴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完成这次心灵的休整,让那些在分数单上起伏的心事,成为照亮前行道路的星盏!

学生篇

一、理性看待考试:它是“体检”,而非“终点”

考试分数从不是衡量能力的唯一标尺,它只是阶段性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试金石”。无论结果好坏,更珍贵的是从这次考试中提炼经验、吸取教训,把这份经历化作养分,为下一次的突破筑牢根基。

二、接纳情绪,给心灵一个拥抱

若成绩理想,在享受喜悦的同时,请将这份肯定内化为我的方法有效的踏实自信。当然,面对考试不理想的结果,我们难免会感到失落、难过。这是正常的情绪体验,不要害怕,接纳自己的情绪,给自己一些时间、空间去和情绪好好相处,同时可以尝试采用倾诉、运动、写日记、听音乐、做手工等方式将情绪宣泄出来。

三、科学寻找原因:把注意力放在“能改变的事”上

同学们可以制作一份简单的试卷分析表,将失分原因大致归为三类:K型(知识性)失误,即基础知识不牢、掌握不到位S型(技能性)失误,如审题不清、计算马虎等应试习惯问题;M型(心态性)失误,如因紧张、焦虑等带来的非智力性失分。依据这份学习诊断报告,精准定位知识盲区与能力短板,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清晰的行动导航

失分类型

具体表现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知识盲区

比如数学函数题

公式理解不透彻

重新梳理概念做专项练习

粗心失误

计算错误审题不清

检查习惯不足专注力分散

建立检查清单平时练习限时

时间分配

最后大题来不及做

在前面的题目上耗时过多

模考练习培养时间感

(试卷分析表示例)

四、制定目标,用行动把“想法”变成“成长”

行动是打败焦虑的最好办法。待心态调整完毕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将每个学习目标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比如,每天背诵20分钟英语知识点、每周认真阅读两篇课外散文等。给每个任务设定合理的完成时间,以增强计划的可操作性,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在预定时间内有条不紊地完成。

【家长篇】

一、理性看待成绩:从“分数焦虑”到“成长视角”

期中考试是检验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但绝非衡量孩子能力的唯一标准。

1)避免过度比较: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成长节奏,考试成绩的波动是正常现象,请多关注孩子的努力与进步,而非单纯追求分数高低。

2)重视归因分析:与孩子一起客观分析考试中反映出的学习态度、方法与习惯,帮助其制定改进计划,而非简单批评或施压 。

3)传递积极情绪:用鼓励代替指责,用信任代替焦虑,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增强面对挑战的信心。

二、管理自身情绪:先平静心情,再处理事情

家长应保持情绪稳定,理性应对考试结果。如果孩子考出了理想的成绩,在高兴、放松的同时也需善意的提醒和督促;若成绩不如预期,家长不要过度指责、讥讽,甚至埋怨或态度冷淡。如果情绪难以控制,可以暂时离开,通过转移注意等方式让情绪平稳下来,把握“先平静、再沟通”的原则,切忌在情绪爆发时处理问题。

三、引导合理归因:从“结果评价”到“信心建立”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能力、努力、运气等原因。家长应引导孩子科学分析成败原因。成绩理想时,充分肯定其能力与努力;成绩不佳时,引导其将原因归于“努力尚可提升”,从而减轻焦虑、树立信心,以积极心态继续前行。

四、倾听陪伴内心:做情绪的“容器”与“港湾”

无论考试结果如何,都应看见孩子的付出。当孩子陷入沮丧或自我怀疑时,请耐心倾听,理解其真实感受。多一份包容与鼓励,少一份批评与施压,切忌采取不当的方式处理问题。若孩子出现持续情绪困扰,应及时给予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陪伴其平稳度过低谷。

希望家长朋友们可以帮助孩子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态度,正视考试中暴露的问题。希望所有同学们可以认真分析考试的成败及归因,将期中考试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去努力奋斗,做最好的自己

【心理援助渠道】

校心理辅导中心:

咨询地点:君尧楼十楼学生成长与发展指导中心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中午1200-1430

咨询方式:通过班主任进行预约,或直接和心理老师预约。

线上方式:热线电话:0551-62686621 QQ:3242195346

校外心理援助热线:

合肥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心理援助热线:0551-63688869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援助热线:0551-63666903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心理援助热线:12355

安徽省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援助热线:0551-63666903

全国免费心理危机干预热线:010-8295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