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方剑桥” 感受浙大精神——合肥三中2019年高一新生高校励志行系列报道(二)
发布时间:2019-08-27 15:05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次
迎着清晨的朝阳,伴着三中学子的期盼,离开南京这座悠久历史的古都,踏上了新的求索之路——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 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求是书院,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1937年浙江大学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校,主体部分在杭州重组为若干所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在12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秉承“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逐步形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浙大人共同价值观和“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
大巴车抵达浙大后,同学们来到浙大校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依然是巨幅画卷《惟学无际》,历任校长,各位学者,印入画中,群星璀璨。浙江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蜚声海内外。从林启先生的爱国笃行和敢为天下先,在混乱的年代排万难创立了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中西)书院,到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毅然完成文军长征——浙大的西迁之路,并在这艰苦的岁月中概括且传承“求是精神”。从竺校长的科学精神、牺牲精神、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到路甬祥校长的求是、创新、献身、求实、协作;再到潘云鹤校长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无不让求是精神与时俱进,焕发着光芒。
参观完校史馆,同学们聆听了一场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讲座,来自浙大的张老师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为同学们上了一节生涯规划课,就“为何要上大学”、“不同大学有何区别”、“大学给我带来了什么”、“浙大的特质”等方面进行了深刻透彻的阐释,张教授指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对于获取外界知识的程度也不同,而大学之间的不同不仅是地域、名气的差别,更在于对于知识、信息获取方式的差别。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将伴随我们终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有助于实现完美人生。高一新生更应该提前确定好自己的学习目标,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浙大紫金港校区的参观学习以及生涯规划讲座的聆听,让即将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同学们在反思之余,目标更加明晰,大家纷纷表示回到合肥后,一定不负青春,不辜负三中对自己的期望,以实际行动践行百年三中“溯源思贤 砺志笃学”的校训,为自己也为三中的未来努力奋斗,成就最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