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三中数学课题组开展“基于教材数学文化”有效教学策略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15 08:27 信息来源:教科室-刘守文 阅读次数: 次
2021年6月10日,高一年级部胡猛老师为数学组展示了一堂融入数学文化的公开课——《有限样本空间与随机事件》。胡老师结合数学组课题研究实际,由概率论的数学史引入,课堂内容有趣生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氛围浓厚,学习意愿强烈。概率论数学史的引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本节课,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实际,应用于生活实际。
课后,数学组全体教师在组长严华兰老师的组织下对胡老师的课进行了认真、务实的点评,大家从教学设计、师生互动、语言教态、板书等各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对胡老师这位年轻老师的职业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胡老师的这堂公开课是合肥三中数学组2020年立项课题《基于高中数学教科书的数学文化题材开发与应用研究》的研究系列活动之一。在校领导的关怀和专家的引领下,课题各项活动有序开展。为了完成课题研究的既定目标,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数学文化开发的有效策略和教学方法研究的活动。
2021年1月6日,邀请合肥市教科院数学专家教研员许晓天、张永超老师莅临合肥三中,对青年教师刘守文、操宁老师的进行高三教学视导,数学教研组组长严华兰老师带领数学组教师参加活动。
刘守文老师的授课题目是《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刘老师从数学建模引入,融入《九章算术》中的数学文化内容鳖臑、阳马、堑堵等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操宁老师的授课题目是《直线与椭圆》,操老师由椭圆的形成史引入,介绍了但德林双球模型、阿波罗尼奥斯的《圆锥曲线》,提升了学生对椭圆形成过程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史情怀。
2021年3月11日,数学组欧阳蓓蕾老师展示了一堂充分融入数学史的教学展示课《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欧阳老师介绍了数的发展数学史,阐述了数系扩充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整节课生动有趣,学生听课积极性高,教学效果非常好。
2021年5月27日,孟凡慧老师给班级学生做了《数学文化与应用》专题复习讲座。孟老师在研究了历年高考数学文化试题的基础上系统讲解了数学文化出题的背景、形式、特征。带领学生一起研究试题,找准解题的突破口。
本课题自开题至今有近一年时间,目前进入中期汇报阶段。在这段时间里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如刘守文老师有两篇论文获得合肥市论文评比一等奖,严华兰老师有一篇论文获合肥市论文评比二等奖,还有孟凡慧、李永杰等老师的论文分别获三等奖。在其他方面,也有收获,刘守文老师2021年《基于数学文化的基本不等式生成过程教具设计》荣获2021年度合肥市教具设计二等奖,操宁老师的实验说课获得合肥市三等奖等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数学课题组将会获得更多、更高层次的研究成果,期待一年后能顺利结题并取得优秀成绩!